上海伴组

人格心理学: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表格和理论

时间:2024-11-18 06:48:59 来源: 作者:

心理学试图为解释人类行为找到一个统一的人格答案,可惜很少有人能做到。心理学埃实际上,克论问题的森人关键并不在于谁提出的理论是正确的,哪个理论能够涵盖最广泛的阶段领域,而在于这些理论怎样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从古到今,表格心理学家对人格分类都有不同的和理见解,比如被广泛使用的人格“大五模型”:外向性、神经质、心理学埃亲和性、克论自律性、森人开放性。阶段和人格五大模型有关的表格特征包括爱交朋友、亲切、和理焦虑、人格感情脆弱、信任、温厚、自律、有组织的、丰富想象力等。九型人格则将人格划分为活跃程度、规律性、主动性、适应性、感兴趣的范围等九个维度。

迄今为止,每一种人格理论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将人格分解为不同的部分,力求全面地解析人格特质,但是并没有哪个理论能够涵盖人格的所有特征。比较而言,人格的发展过程要简单得多。弗洛伊德根据性器的不同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年龄截止到青年时期。可是,成年之后人格如何发展呢?还是说青年、中年、老年时,人格便不再发展了?当然,这也是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的缺陷之一。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陷入经济大萧条,整个社会呈现一种病态。面对动荡的社会,埃里克森在安娜·弗洛伊德的基础上,创立了新的精神分析学说。他将整个心理过程看作人格结构的重心,强调意识和现实的关系,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自我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社会环境中,人逐渐发展成为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统一体。

埃里克森的八个人格发展阶段

在八个发展阶段中,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冲突。个体的任务就是解决当前阶段的心理冲突,然后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如果上一个阶段的任务没有顺利解决,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和实际生活,当然未完成的任务也可以在下一个阶段得到补偿。比如,儿童未能在5~12岁时通过完成任务克服自卑感,勤奋与自卑的冲突就会进入下一阶段,与角色同一性问题一起进入青春期。

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婴儿期的孩子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吗?是的。

但是不要以为这样就可以简单粗暴地对待他,吃饱不哭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这个阶段的孩子会用哭或饿与父母进行交流,建立彼此的信任感。信任会让人敢于希望,富有理想,增强自己的力量,反之,则会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安全感。

一周岁之后,儿童对外界产生兴趣。感受到有能力、独立和个人操控感帮助儿童应对生活中的挑战。阿德勒不赞成溺爱孩子,埃里克森也是如此。父母的过度保护会让儿童变得羞怯、怀疑,对自己的能力不确定,从而过分依赖他人。

儿童进入小学后,不适应环境,对周围的人不熟悉,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不久之后,他们开始和其他孩子竞争,在学习成绩,在受欢迎程度上互相比赛,想要引起老师的注意,希望获得体育比赛的胜利等。体验到成功的儿童今后会更加积极,成为有成就的社会成员;而失败的体验却会令人不适,对今后的生活和创造期望不高,甚至形成自卑感和对自己天分的低估。

青少年时期,曾被描述为“疾风暴雨”的时期。这时,年轻人开始提出问题:我是谁?如果回答成功,自我认同感就此形成,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接受自己的性别、外貌长相,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无条件地接受并且欣赏自己。当然,也有很多青少年不能形成自我认同,从而出现了角色的混乱。

当发展亲密关系为最重要的课题时,青少年便进入了亲密对孤独的发展阶段。一般情况下,亲密关系的发展结果是结婚,或者是给予另一个人爱的承诺。特殊情况也时而出现,比如分享亲密感而不结婚,结了婚而没有亲密感。不能形成良好亲密感的人就会面临孤独感,无法在情感关系中获得满足,甚至回避承诺。

到了成年期,依然要面对新的冲突,依然有解决不完的矛盾。比如24~65岁的成年人,组织家庭、繁衍后代、养育子女,过充实而忙碌的生活。“生育感”是一个有复杂意味的概念,在埃里克森看来,生和育含义不同,一个人没有生孩子,只要关心、教育孩子,也会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

联想保尔的名言,回首往事,谁能不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65岁以后,人步入老年。许多人依然能保持原来的状态,但也有必须克服的危机,即对过去岁月、经历的回忆,面对走向死亡的必然命运。觉得自己一生没有虚度,感到心满意足的人会平和地走向死亡;而不满足的人会失望、失落,想要做出改变,然而时间太少了。

有的人用厌恶和轻蔑来表达这种失望,老年期的生活会变得非常悲哀。

关键词:

copyright © 2023 powered by sitemap 沪ICP备2023025141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