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写给青少年的心理书

Rita ora 2025-02-23 14:21:50

《被讨厌的被讨勇气》写给青少年的心理书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心理学书籍,读到这本书,厌的勇气我有种后悔莫及的写给心理感觉。它解决我之前一直困扰的青少问题,在心里上给我莫大的被讨帮助,我希望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厌的勇气人。以下是写给心理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被讨厌的勇气》写给青少年的心理书,供大家参考借鉴,青少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被讨.朋友。

  一、厌的勇气适读年龄

  青少年到成人

  二、写给心理文化词典:阿德勒

  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青少个体心理学的被讨创始人。

  跟大多数心理学家追溯心理形成的厌的勇气原因不同,阿德勒更重视寻找心理形成的写给心理“目的”,是“目的”驱动着心理行为的形成,阻碍了个体寻找幸福的本能。

  著有《自卑与超越》、《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等,他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作者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资深研究者。

  三、推荐理由

  这本书力图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帮助解决以下问题:

  1、家长如何正确处理亲子关系的边界感?

  2、家长在孩子遇到人际关系难题时,如何给予更多的智慧、理解与爱?

  3、孩子在10岁左右会选择自己的性格秉性。家长如何更好地进行这个时间段的引导?

  4、青少年有着强烈的群体需求,如何在积极社交的同时,依旧可以做自己,不委曲求全?

  5、如何能够在繁杂的日常琐碎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有勇气去把握自己的幸福?

  四、经典语录与感悟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比较。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感悟:

  我们总是在说,不要自卑,但真正要做到不自卑,却很不容易。目标太高,只会打击积极性,那不如一步一步来,先努力将不健康的自卑努力转化为健全的自卑。

  作为家长,不处处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比较,接纳目前的TA,一起来设定小目标,让孩子与已完成目标的自己作比较,去努力完成眼前的计划。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文章 更多
热门标签
穷人脾气大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心理定势是什么意思?知觉的心理定势有哪些 知觉表象例子:从“盲人摸象”谈知觉表象 什么是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是什么? 11岁的女孩不听话怎么教育,如何有效教育不听话的11岁女孩 一般表象是什么意思?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的区别 小脑的主要作用功能是什么?小脑失调症状是什么 行为心理学的思想渊源 男人能否一眼识破女人单纯本质?情感导师深度解析,揭示真相! 从众效应是什么意思?从众效应的典型例子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