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伴组

什么是自利者偏差?

2024-11-18 06:18:51 来源:

有一期《奇葩说》中讨论的什自一个话题是:20 岁有个一夜成名的机会,该不该要?反方辩手在陈述自己的偏差观点时提到一种心态叫作自利性偏差。这是什自一种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心态,简单来说,偏差就是什自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一些成功时,偏差就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什自努力,而当自己失败了之后,偏差就会怨天尤人,什自把失败归因于外在因素,偏差把错误推给他人。什自我们可以说这是偏差一种主观主义的表现,也可以说它是什自一种归因偏见。美国认知心理学博士安妮·杜克在《对赌》一书中对自利性偏差有过形象的偏差解释:“为什么在牌桌上一夜暴富的人,最后往往会输得倾家荡产?原因在于,什自这些人看到别人赢了钱,就会觉得是运气,而自己赢了钱,就觉得是实力,于是只要赢了一次钱,就觉得自己次次都能赢,最后导致血本无归。”

美国专栏作者戴夫·巴里也曾说过:“无论年龄、性别、信仰、经济地位或种族有多么不同,有一件东西是所有人都有的,那就是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相信,我们比普通人要强。”可见,自利性偏差是人类大脑中存在的思维问题,并且难以克服。我们眼中的自己往往比别人更加优秀,因为自我评价往往高于别人对我们的评价。

自利性偏差也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能够让我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免受伤害。比如,当人们因为某些挫折或失败而感到痛苦、紧张、焦虑、尴尬,或者产生罪恶感的时候,就会通过自利性偏差进行自我调整,帮助人们找到各种理由为失败归因。

而且,我们往往对自己的成功做个人归因,对自己的失败做情境归因;而对别人的成功倾向于做情境归因,对别人的失败做个人归因。用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来判断客观事物,把不好的、错误的原因归于其他人或者外因,这种错误归因很容易产生偏见。

这样说来,自利性偏差也就是凡事往有利于保护自己的方向想。这样的思维方式,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幼小”的心灵。自尊心越强的人,自利性偏差的倾向越严重。

如果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自利性偏差,那就是,它可以帮助人们走出过度自责的泥潭,在心理上寻求到一定的平衡感。同时,从某个意义上来说,自利性偏差也能让自己给他人留下好印象。

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叫“印象管理”。简单来说,就是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一个人试图使别人积极地看待自己的努力叫“获得性印象管理”,而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别人消极地看待自己的防御性措施叫“保护性印象管理”。

人们总是希望将好的印象留给他人,也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与好评,因此在做归因的时候,便会不自觉地将成功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而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到外界或者他人身上。如果我们以消极的态度来看待自利性偏差,那就会导致我们对自己有过高的评价。比如,当别人很喜欢自己时,有的人会认为这是因为自己足够优秀,容貌和性格上有优势;而当别人不喜欢自己时,就会认为这和自己无关,只是对方不喜欢自己的容貌或性格,这完全是对方的原因,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这种过高的自我评价往往会让自己深信不疑。

自利性偏差几乎是人人都有的共性思维,很难完全克服。因此,当我们发现自己身上也存在自利性偏差时,首先应该坦然接受,这并不是严重的心理障碍,只是一种心理偏差。

当然,在接受自利性偏差存在的同时,还应该理性地纠正这种心理偏差带来的不良影响,不要让它影响到我们对成功或失败的判断,且能有一个较为客观的归因。

如此一来,当墨菲定律发生时,我们便能对自己的错误或失败进行正确归因——认清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在哪些地方没有做好才导致了错误的出现,同时也认清自己的优势,有些失败确实是外界因素导致的,不必过于自责,或者认为自己不够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