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与你的生活(原书第5版)

作者:人际关系 来源:职场心理 浏览: 【 】 发布时间:2025-01-22 08:06:20 评论数:

本书涵盖了了解人类心智的认知所有基本问题,例如我们如何感知他人、心理学认学事件及各种事物,知科我们如何记忆以及我们究竟记住了些什么,生活我们如何在头脑中组织信息,原书我们如何调集这些信息以及其他心理资源以形成重要的第版决策。

作者简介
凯瑟琳·加洛蒂(Kathleen M.Galotti),认知韦尔斯利学院心理学和经济学学士,心理学认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硕士和博士、知科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硕士。生活卡尔顿学院认知科学教授,原书并担任由她于1989年帮助建立的第版跨学科领域项目负责人。她也是认知心理学系前系主任。她教授的心理学认学课程包括认知和发展心理学以及认知科学,同时也包括统计课程和心理学导论。知科加洛蒂博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学前阶段到成人期的推理和决策技能的发展,以及青少年与成人制订未来计划、做出重要承诺和学习新信息的方式。她的研究基金来源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斯宾塞基金会和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其主要著作有《做出重要的决定:人们是如何面对重大生活抉择的》(Making Decision That Matter:How People Face Important Life Choice,Erlbaum,2002),教材《认知发展:从婴儿到青少年》(Cognitive Development:Infancy’Through Adolescence,Sage,2011)。她也在同行认可的一些杂志上发表或共同发表了几十篇论文。

译者简介

吴国宏,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学士、硕士、博士),现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系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主要教授课程:本科生的《心理学导论》《发展心理学》《智力心理学》,以及研究生的《高级应用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专题》。主要研究领域:皮亚杰理论、现代智力理论、智力风格、儿童认知发展、父母教养风格、社区心理健康。主要研究成果:翻译教材、论著约300万字,包括《超越IQ》《成功智力》《认知心理学》等,在《心理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几篇,主要涉及的领域为儿童认知发展。

前言

20多年前,当我编写本书第1版时,才新晋为一名妈妈,并在卡尔顿学院(Carleton College)获得了终身教职。这是一份我热爱的工作,即使没有报酬我也愿意去做,但能够获得稳定的薪水我当然更兴奋。至今我仍旧对我的谋生方式有如此感受,再也没有一项工作比教书更好的了,也没有学生再比卡尔顿的孩子们更让我喜欢。许多学生影响了这一版以及之前的版本——在我说明某一个概念时所举的例子里,在他们独立完成的、扩展了我们对这些理念了解的项目中,也在他们对之前版本的反馈中(他们特别热衷于发现我的错误)。
当然,自从1992年以来发生了太多的改变。我生了一个儿子(现在读大学),还收养了一个越南女婴(现在11岁了)。学生和校园也经历了诸多改变,例如我们日益成为技术高手,并依赖于这些技术。而认知心理学领域更是变化多多,越来越强调神经科学以及情境认知,同时,在告知我们人们如何获得和使用信息的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进展。这些改变当然值得定期地修订本书,可不是吗,我们现在有第5版了!
本科学生学习心理学会对认知心理学领域有不同的反应。有些人觉得它有趣而高雅,涵盖了了解人类思维的基本话题。要知道,认知心理学提出的是人的思维如何运作的问题,即我们如何认知他人、事件和物体;我们如何记忆,记住的又是些什么;我们如何在心理上组织信息;我们如何调动心理资源来做出重要决定。其他学生则认为,认知心理学领域弥漫着技术和“讨厌”的气息,充斥着远离实际生活的各种现象的复杂模型。
我编写本书所有版本的初衷就在于填补这一鸿沟——是想向后一个阵营中的学生传递信息,告诉他们这一领域所提供的知识是多么让人感到兴奋。我认为问题主要出在实验室研究与现实生活的分离上。教材往往是全然关注实验室的研究,却没有向学生展示这一研究工作对于现实问题会发挥多么重要的影响。我希望当学生们读完本书后,能够了解认知心理学家为什么会如此热衷于他们所从事的研究。
教材的作者既可以包罗万象,追求百科全书式的编写,也可以有所取舍,即便是很有价值的题目或研究也略过不用。我希望自己能在这两种方式中达到某种平衡,但必须坦率地承认,我更倾向于后者。这也符合我自己设定的教授目标,我喜欢将一些期刊上的文献作为教材章节的补充。我努力让章节保持相对较短的篇幅,冀望于讲授者用一些其他的阅读材料来加以补充。我坚信那些最好的课程都是讲授者在课程中对所授内容充满了热情,而课本内容相对简洁正是希望促进讲授者,用他们找到的尤为有趣的附加内容来补充教材,并使得课程更能体现讲授者自己的风采。
我更希望鼓励教师与学生,在看待认知现象的同时关注情境,这些情境既可以促进也会限制这些认知现象的发生。普遍的假设和从实验室里推广而来的知识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或任何场景。近来发展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以及关于个体差异的研究强烈地指出,这种笼而统之的表述说得好听点是过于简化,说得不客气就是编造了。我希望认知心理学新的研究能够保持其活力与精致,但在设计问题和议题时更具包容性,在承认普遍性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不同的人与情境,情况也会有所不同。
本书的组织结构
本书基本上是一学期的课程,针对的是已经学过心理学导论的学生。开篇第1章是对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纵览,并介绍了其研究方法和范式。接下来的一章回顾了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在这两章导言性内容之后的各章则涵盖了认知核心方面的各个主题:知觉、注意、记忆。这几章所强调的是,既回顾定义该领域的堪称“经典”的研究,也介绍一些挑战长期以来人们认识的新方法。接着是关于知识表征和组织的章节,着重讨论我们是如何在心理上表征和储存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大量信息的。再接下来的几章介绍的主题是所谓的“高级”认知,包括对语言、问题解决、推理和决策等主题的讨论。
而最后三章恰恰是本书有别于大多数“典型”认知心理学教材的地方。第12章介绍的是从婴儿到青少年时期的认知发展。最后两章介绍的是个体差异和跨文化研究的内容,通常不被纳入认知心理学的课程。我个人强烈感受到要想彻底地审视各种认知现象,就必须涉及这些主题的讨论。尽管传统的认知心理学家并不总是关注这些领域,但我深信他们应该关注,也迟早会关注。
所有重要的材料都被整合进课本,而不是生硬地拽出来,再放入学生们很可能忽略的专栏、旁白或附件之中。之所以这么做是源于我曾作为一名学生的经验,也得益于我的学生们的反馈,他们认为专栏里的内容会分散注意力,且常常将之视为可读可不读。我期望这些附件的省略传递给学生这样一个信息,即只有通过自己仔细地阅读和记笔记,才能更好地学习掌握知识,而不是用画重点或浮光掠影的方法来敷衍了事。
本版之新
本次修订是迄今为止本书最为重大的一次修改。几乎所有的照片、整个内部设计以及许多图片都已更新。这使得本书看上去焕然一新,也有助于吸引各类不同的本科生。
从编辑的效果看,本版做了大量的精简。对一些章节进行了合并,使得内容更富于组织化,篇幅也有所缩减。第4版的16章内容被压缩为14章。原本关于“语义记忆”以及“概念和分类”的不同各章被整合进“知识表征”这一章中。同样,“推理”和“决策”其实是彼此相关的高级认知活动,现在也合并成一章。
关于近来的一些研究工作可在本书各处找到。这里仅举几个小例子,在第3章中出现的“构型优势效应”,在第6章中出现的“测验效应”,以及在第13章中出现的对“学习风格”研究工作的述评等。

第1章 认知心理学:历史、方法和研究范式

本书是关于认知心理学的,即人们如何获得、储存、转换、运用以及沟通信息的心理学分支(Neisser,1967)。也可以这么说,认知心理学涉及我们心理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人们进行知觉、注意、回忆、思考、分类、推理、决策等心理活动时,头脑内部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为了对认知心理学有一个更好的感性认识,让我们一起思考一些认知活动的例子。
你正行走在一条漆黑且不太熟悉的街道上。天下着雨,雾蒙蒙的,你觉得身上挺冷,而且略微有点担心。当穿过一条小巷时,你眼角瞥到有什么东西一晃。于是你回头朝小巷进来的地方看去,发现有一个黑影正逐渐向你靠近。随着黑影越来越近,你看得越来越清楚,突然意识到原来它是……
在这一颇具情节剧色彩的例子中,你实际经历了哪些认知过程呢?总体来说,这一例子反映了信息最初的获得与加工过程。具体而言,这些认知过程包括注意(attention),从心理上关注一些刺激(神秘的影子);知觉(perception),解释感觉信息以形成有意义的资讯;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将一种刺激划归某一已知的类型当中;在认出影子是某一熟悉事物的过程中,无疑还会用到记忆(memory),即认知的信息存储和提取过程。所有这些加工进程都发生得非常迅速,也许就在几秒钟或更短的时间里完成。这个例子中大多数认知加工都是自动化的而无须付诸努力,通常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会这么做。
以下是另一个例子:
你置身于一个拥挤的公共场所,假设是节日期间的商品大卖场。人群熙熙攘攘,你又热又乏。你走向附近的一条长凳,打算和其他看热闹的人一起休息片刻。正当你走过去时,一位年龄与你相仿的女士撞了你一下。你们双方连忙彼此打招呼(“噢,抱歉!”“对不起”),互相对视了一眼,她立刻惊诧道,“噢,是你!你好吗?我从未想过会在这里碰到熟人,太难以置信了!”你的脸上也即刻呈现出友好而略带含混的微笑,以掩饰心中的困惑:她是谁呢?看上去挺眼熟的,但到底会是谁呢?以前的同班同学,还是和她一起露过营?从她的话语之间可以找到她是谁的线索吗?
这一例子显示的是你运用记忆加工的状况,包括再认(recognition)(你看见那位女士觉得眼熟)和回忆(recall)(你试图确定在哪儿认识的她)。这里当然还包含了其他的认知加工过程,尽管它们起的作用相对较弱。例如,你将同你说话的对象知觉为一个人,并确定为一位女性,或再具体一点,确定为一位似曾相识的女性。你对她加以关注。你还可能运用不同的推理(reasoning)和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策略或技巧,来帮助自己确认她到底是谁。这一任务的成败其实取决于你将一生知识加以心理组织的效果,即你的知识表征(knowledge representation)。为了与她进行交流,你使用语言(language)和其他一些非语言线索和符号。最后,你必须为如何应对这样的局面加以决策(decision making):是承认你忘记了,还是试图掩饰过去?
正如上面两个例子所展现的那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包含了大量的认知活动,而且这些日常认知活动还相当复杂,往往包含了多个认知加工过程。然而,我们不太会意识到这种复杂性,因为我们的认知加工发生得如此频繁、迅速,且不需花多大的力气,以至于我们根本就觉察不到它们的进行。
在上述两个例子中,多个认知加工过程或者同时进行,或者是在间隔很短的时间进行。事实上,在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几乎不可能准确地指出到底发生了多少认知加工过程,以及它们到底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的。这一不确定性恰恰很能说明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如此多的过程如此迅速地发生进行着,我们甚至不能肯定正在接收和运用着什么样的信息。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地研究人的认知活动呢?
这是所有科学家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如何对一个自然发生的现象进行充分而严谨的实验研究,以获得确定的结论。许多情况下解决的办法是,将该现象(或剥离具体内容后的简化版)分离出来并引入实验室。而面临的挑战就是要确定对于所研究现象而言,什么是核心根本,什么显得不那么重要。
例如,心理学家在研究记忆加工时,就常常会向实验被试呈现一组单词或无意义音节。然后,实验者控制或系统地改变一些变量,如复杂度、长度、词频、意义度、相关度以及词项呈现的速度,同时也控制改变参与实验者的警觉度、专长、练习和兴趣等,以观察他们的记忆效果。实验者假设,在实验室中能提高或降低参试人员表现的因素,在控制程度较低的情况下也同样会提高或降低人们的表现。研究人员进一步假设,虽然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会碰到这样的记忆材料或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记忆,但是记忆加工的基本过程对于实验室或日常生活来说都是一样的。如果在实验室里增加需要记忆的词项数目,会导致记忆表现降低,因此我们同样也可以预期,在日常生活中,同等条件下如果需要记忆的内容多就要比记忆的内容少来得困难。即使一个极其普通的活动,例如查看地图,也包含着许许多多的认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