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印度古代有六个瞎子,盲人摸象他们常听人谈起大象,知觉可谁也不知道它究竟是表象什么模样。有一天,谈知这六个瞎子一起围住一头大象,觉表各人凭自己手摸来“考察”大象的盲人摸象形态。第一个摸着大象的知觉身躯,说它“长得象堵墙”;第二个摸着象牙,表象说“象跟长矛一样”;第三个摸到象鼻子说:“大象好比一条蛇”;第四个抱着象的谈知粗腿说:“这头象又圆又高,如同一棵大树”;第五个摸着象的觉表耳朵说:“象和大扇子一样”;第六个只摸到大象的尾巴,便断定“象与绳索没啥两样”。盲人摸象他们都以为自己的知觉判断正确,争得不可开交,表象谁也说服不了谁。谈知
“盲人摸象”的觉表故事告诉我们,对事物的了解和知觉要受到客观和主观的复杂因素的影响,这便是心理学上说的知觉的特点问题。
知觉是大脑对客观事物初步的分析和综合的结果。它是认识事物的感性阶段,是感觉和思维之间的重要环节。知觉的主要特点是:整体性、选择性和理解性。知觉的对象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是人并不把对象感知为许多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例如,一个人可以穿上不同的衣服,面容略有改变,可他的亲属和朋友仍能毫无错误地把他认出来。这就是因为知觉有整体性。
我们知觉时,常常在许多对象中优先地把某些对象区分出来予以反映,或是在一个对象的许多特性中优先地把某些特性区分出来予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例如,观察一部机器,工程技术人员往往对机器的设计和各个细节进行深入观察,而缺乏技术知识的人往往停留于表面的参观。
人们对外界事物进行知觉时,总是用获得的有关知识和自己的经验来理解所知觉的对象,这是知觉的理解性。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就是对物候关系的知识和经验,产生知觉的理解性。由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具有两种信号系统,语词信号对知觉的理解性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盲人摸象”还说明知觉和表象的密切联系。盲人们没有对大象的完整知觉基础,仅从某个局部的触摸产生了局部的类比表象。
在知觉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感性形象在脑中重现的映象叫做表象。表象是留在大脑两半球皮层上的过去兴奋的痕迹,由于刺激物的影响使这种痕迹的暂时神经联系恢复起来。
如果没有知觉,表象就不能形成。生来的盲人没有色彩图形的表象,生来的聋者没有声音的表象。还有个故事说,一个盲人听别人说太阳是圆的,有一次他摸到一个脸盆,以为摸到了太阳;又有一个人告诉这个盲人,说太阳是热的,他摸到了火炉,以为这回摸到了太阳。这个故事生动说明了没有知觉基础就没有表象。
表象有哪几种类型?既然表象是在知觉基础上产生的,我们可按照知觉种类划分表象的类型。一般分为视觉表象(对人、物、景物的形象);听觉表象(对音乐曲调的表象);嗅觉表象(乙醚的表象);味觉表象(柠檬味的表象);触觉运动的表象(运动员对自己状态的表象)。各种表象的分类也是相对而言,常常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析器活动产生的综合表象。
由于人们的职业分工,往往某一方面的表象占优势。例如,画家是视觉表象,作曲家是听觉表象,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是运动表象,化学家是嗅觉表象,试味者是味觉表象。
copyright © 2023 powered by sitemap 沪ICP备2023025141号-30